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深化课程建设,近日,思政部素质拓展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和《大学生安全教育》课程为核心的岗位练兵活动。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说课、讲课展示,围绕饮食安全、网络安全、生命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大学生压力管理、人际交往等主题展开教学研讨,教学督导、教务及部门领导全程参与并点评指导。
紧扣目标,展现教学创新
活动中,教师们立足课程特点,结合学情分析,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呈现了丰富的教学内容。在《大学生安全教育》课程中,授课教师通过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等形式,深入剖析了校园内常见的饮食卫生隐患、网络诈骗手段及交通避险要点;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则聚焦学生实际需求,从压力调适技巧、人际沟通策略等角度出发,提出“互动体验+心理赋能”的教学设计,引导学生提升心理韧性。教师们准备充分、逻辑清晰,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与素质拓展的融合。
精准指导,助力质量提升
教学督导组和部门领导对教师表现给予充分肯定,认为课程内容体系完整、重点突出,能够贴合大学生成长需求。同时提出建设性建议:一是进一步挖掘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,增强课堂代入感和警示性;二是针对碎片化学习趋势,可设计10分钟左右的“微课”模块,聚焦单一知识点,提升教学精准度;三是加强课堂互动环节,通过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化学生参与。
以练促教,夯实育人根基
本次练兵活动既是教学水平的集中展示,也是对标育人实效的反思契机。心理和安全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各位老师围绕“如何提升课程实效”展开热烈讨论,一致认为本次活动在教学理念更新、教学方法创新、教学资源共享方面有显著突破。下一步,教研室将围绕教学督导组的建议优化教学设计,推动课程内容与时代热点、学生关切深度融合,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健康心态提供坚实保障。(供稿叶楠 一审汪邦银 二审彭慧)